鋼管管理處于轉型期,完整性管理有待完善□安全環保對建設技術提出更高要求□人員素質有待提高
,缺乏復合型人才 。
目前,我國長輸管道總長已達4萬公里。未來10年,我國將新建管道支干線10萬公里左右。管道事業的發展,在給國內管道建設與運營企業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,也帶來了管理、技術與人員上的挑戰。
在管理上,國際大型油氣管道企業以管道完整性管理為核心,建立起專業化分工明確、職責管理到位的管理體系與機制。而我國管道管理尚處于轉型期,多種管理方式并存。既有傳統的管理模式,也有合資管道管理模式、對外輸出勞務模式等。
上個世紀末,我國開始著手建立以管道完整性管理為核心、專業化分工明確、職責管理到位的管理體系與機制,并在蘭成渝、陜京等油氣管道進行了有益的嘗試。管道公司組織開展管道完整性管理研究,編制了《管道完整性國際標準匯編》與《管道完整性管理與評估標準規范》等體系文件,并搭建了管理平臺 系統,以通過完整性管理使管道更安全、系統、高效、省錢。
在技術上,世界管道建設正在向長距離、大口徑、數字化、環保化、高輸送壓力、多介質輸送趨勢發展,尤其是管道途經區域地形地貌越來越復雜多樣,在安全環保方面對管道施工建設與運營管理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國內管道企業在引進消化吸收國際先進經驗同時,注重加快自主核心技術研發。以陜京線、蘭成渝、西氣東輸等管道為代表的新型管道在鋼材、焊接等技術上已達到國際水平。西氣東輸管道的建成投產,不
但在輸送距離、管道口徑、管道壓力、焊接技術等方面上實現了質的飛躍,而且真正建成了“綠色管道” ,符合國際管道發展趨勢。數字化管道作為管道建設的大趨勢,在西氣東輸冀寧聯絡管道進行了成功嘗試
。在這方面,西部管道在開工之初就進行了全面準備。在鋼材使用方面,X70鋼在西氣東輸管道得到成功驗證,X80鋼也已在冀寧管道得到試驗性應用。數字化管道與管道用材質量的提高,將使管道的維護與運行工作更加方便、快捷,并節省大量的人力、物力。
在人員素質上,國內管道建設與運營管理企業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,培養和儲備了大批工程建設、
運營管理人員及設計人員,支撐起了管道建設與運營管理的“脊梁”。但一專多能、一人多崗的復合型員工相對缺乏。 為此,國內管道企業近幾年不斷加快人才培養,以應對管道建設與運營管理日趨復雜化的嚴峻挑戰。
管道企業采用“請進來、送出去”的方式,一方面對管道管理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不拘一格大膽選用;一方面選派優秀管理與技術人員到國內外高校與知名企業進行深造,以人的素質的提高帶動企業整體水平的提升。
|